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

我保持居家快樂的小秘訣


防疫居家隔離日子從三月中至今已經過了近五十天,

從緊張 慌亂、爭吵、沮喪、頹廢...


慢慢地找到了屬於我們家生活方式,

一種保持著和諧快樂的渡日方式。

家人彼此間懂得包容諒解,也接受了目前的生活型態,


漸成習慣,步入佳境。

縱使偶而還是會有摩擦或感到無力的時刻,

但身為母親的我會提醒自己:
『當我們越提不起勁時,便要活得越精彩。』

不過度煩惱孩子學校課業學習進度是否落後,

只需要他們持續熱情做著能進步成長的事便好。

鋪設好未來生活軌道
方向之後,

好像一切得以輕鬆,喘口氣了。


我們開始在家過著沒有牧場的放牛的生活,

雖然無法隨處郊遊旅行,


卻經常逃離屋子,奔向春意盎然的後院。

柳樹上彎垂的嫩葉已成蔭,隨著風翩然起舞 ,

隨時找到一隅如茵的綠地舒服地躺著,靜聽鳥啼花放。

屋內涼,便到柳蔭樹下曬著從枝葉瀉下來的陽光,


把身體曬得暖烘烘。



《美麗托斯卡尼》一書上是這麼形容春天的綠;

『什麼是快樂? 快樂的顏色想必和春天的綠是同一種顏色,

自然再生的力量蘊積在每一片葉子、每一根枝條,


蓄勢要爆發出來...

在柔和的太陽下工作


我同樣可以感受到綠色正在融入我的身體。』


在家關到要發霉的我,

現階段最需要好需要萬物生長的新生能量,

我要和春庭的植物一起汲取春天的媚陽,


然後目賞著那"快樂"的綠,

讓泉湧的活力從晦黯的軀殼掙脫而出,像新生的草葉般,


有著強烈的生命氣味。

我冒著膚色變黑的危險,將讀書寫作區搬到戶外楊柳下,

有時我和孩子經常野餐毯子一鋪,成了午膳的用餐區,

我們浴於陽光,也裕於時光,

漸漸....好多夢想開始蠢動,

時時想著我們該做些什麼不一樣的事。


兒子寫故事,用小提琴拉著流行曲子;

女兒大量手繪創作,當個有想法的小小YouTuber;

KJ 發揮廚藝,烹飪料理;

而我開始寫感恩日記、隨意畫畫、舊書重讀,

甚至我還做了這輩子以為自己做不到的事--


"慢跑"及"拍YouTube"。


葛瑞琴.魯賓在《待在家裡也不錯》一書中提到:『要快樂就得思考在成長的氣氛下。』

一小步成長都可以帶來好大的快樂,

想想自己有什麼一直想做都沒時間做的,

現在就開始執行,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,做自己。

這本書太適合現在居家隔離的日子閱讀了。




慢跑是啟動人生勇氣的開關,
跟著KJ跑了幾天之後,覺得自己好像可以做些什麼了。

接著,我就拍了YouTube,明明之前跟好幾位好友打賭說過:『我這輩子不可能拍YouTube的。』

沒想到,我竟然鼓起勇氣做了,

這也讓許多讀者第一次看到活生生會動的我。

人生有些事情"起步"的確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氣,


一旦開始之後,並沒想像中的難。




女兒從五歲起一直央求我幫她開一個YouTube網站,

有表演慾的她想放她的創作給大家看,

但我實在太忙碌,也認為她還小,
這件事情便作罷也拖延至今,

趁著這陣子充裕的居家時間,


我答應她給她一片小天地,讓她盡情發揮,


也降低了媽媽因為各種藉口遲遲無法從旁協助女兒創作的愧疚感。

沒想到她這顆鬼靈精小腦袋,從一起床便轉動個不停。

相信我,她的生活過得比我還精彩,只是我來不及紀錄,


午後,寧靜地看著女兒專心捏黏土,
耳邊聽著Elizabeth Mitchell 唱的 《So Glad I’m Here》,覺得幸福極了。




兄妹各做一張感謝標牌釘在前門口,感謝郵差及快遞人員這陣子的辛苦。




目前的日子最需要的就是這個了...

清朗的夜空下,鋪上亞麻桌布,

在搖曳的燭光下慢慢地享受自家私廚的美酒佳餚。

KJ首次端出的焦糖培根孢子甘藍,太厲害,怎麼可以好吃成這樣,

一大盤全家五分鐘搶食光光,他不出師太可惜了。

他正在做伏地挺身,他說會為他未來的猛男美食頻道努力的。


前往家的後方庭院露營,還可吃到讓人吮指回味再三的KJ大廚烤肋排配麻油麵線。

天天都有自由流淌的時間,假日在家也要過的像渡假。



記得四月初我因為心情不美麗,在太陽房裡拿了筆疾筆使力地在白紙上畫下這三幅圖,把心中的不開心,一鼓作氣地宣洩出來,塗到紙都快被我穿破了。

後來,心情漸好,便又在每張圖上畫了一點小紅印,大家可以看出我的內心世界嗎??


一隻大老鷹駐留在後院愜息,害小貓們不能出門蹓躂,只好乖乖在家。


全家吃完午餐,在後院柳樹下躺著看書,微風徐徐,有種一不小心就快打盹的舒服。


KJ把多年前買回來的射飛鏢玩具拿出來玩了。


偶而我們也是會開車出門,在附近走走散步,

但不能開太遠,因為所有的公共廁所都一律不對外開放,所以在外面時間不能超過兩小時。


去老城區走走,店家都沒有營業,只能Window Shopping。


這年代,樹屋已經難得一見。


雖然出門戴上口罩、帽子、墨鏡後,完全看不到臉,但還是堅持一定要畫個淡妝再出門。


每天自己做早餐的女兒,接下來會拍YouTube分享她的食譜唷!


在家視訊學芭蕾。


每回女兒上完故事創意課,腦子便有100個故事要寫吧。


到睡前仍繼續忘我創作的女兒。


我才放好水跟玫瑰、點蠟燭、點播蕭邦的鋼琴音樂、拍了照,轉身去closet拿衣服出來,就看到有人比我先躺在裡面。


她可能比我還需要讓人放鬆的玫瑰浴。



由於疫情的關係,人人都保持得六呎的社交距離,

日常活動中大幅度少了人與人之間互動,

難免將其情感投射至植物昆蟲及動物上。


院子裡百花璀璨盛開,踏出門能恣意聞到芬芳,

我經常站在美麗的玫瑰花前,


不只撫她、聞她、拍她、還大力的讚美她,

雖然她只是朵植物,但美言她幾句,她便越開越嬌豔。



我們還向鄰居友人要了十隻蠶寶寶來養。

起初幫那些芝麻般小的軀體找個鞋盒築窩,

孩子們幫牠們一一取了名字,寫在外盒上,

天天觀察
牠們在掌上撫摸它們,跟他們說話,

為了餵食他們鮮嫩的葉子, 


全家每隔3-4天便散步去找桑樹摘桑葉,

日復一日他們逐漸脫殼
長大,呈現白胖之軀,

直到他們吐絲結繭,我們萬分捨不得,
一一跟他們感傷道別,

『唉! 早知道當初不要取名了,取了名字就有了感情。』我跟孩子說。



KJ也為此寫下一小段養蠶心得:

『美國的蠶又肥又大隻,春初孵化,春末結繭,夏季產卵,

桑樹為落葉木,冬季光秃禿地沒有桑葉做為食物,

蠶卵便配合自然節氣,靜靜地等候半年,


直至隔春才肯探出頭來見世面。

每日欣賞蠶兒進食的姿態,


有如看孤獨美食家裡的五郎進餐,十分療癒,

進而看出每隻蠶都長得不一樣,


我們家最愛的名為‘小新’(上圖最左)。

印象中,蠶繭是純白的,但這兒卻是清一色的正黃。


第一次全家人去找桑樹,走了一個多小時,最後回程時才發現原來家裡附近就有一棵桑樹了。


院子裡一逕春光爛漫,來欣賞我們家的後院,像是走入了莫內的畫中。



















復活節當天我們家的生活小記錄:


『在孩子的生活裡,保留一種傳統,

然後花時間去創造儀式感非常值得的!  』


這也是我過去在經營家庭氣氛上很注重的一點。



四月復活節,由於我們家有位想像力爆炸豐富的女兒,

堅持兔子一定會不畏新冠狀病毒之險來我家花園藏彩蛋。

她畫了圖、寫了信,到處張貼佈置,把復活節即將到來的氣氛瀰漫洋溢在屋子裡。

我們能不慶祝嗎?! 


家要除了舒適安靜,也需驚喜熱鬧的


所以我跟KJ只好戴起口罩去商場買了彩蛋跟糖果,

趁著陽光明朗,風兒清爽,將彩蛋藏在後院每處角落,

草兒、樹叢、大樹、花朵都成了童話花園裡頭的配角

兩個孩子穿梭其間尋覓彩蛋,驚喜笑聲不斷,

雙頰曬得紅通通,嚼著糖🍬,


世界此刻在他們的眼裡...仍然美好如昔。




我們躺在柳樹下野餐,我隨意煎了厚鬆餅,炸了雞塊加上鹹酥雞粉,另外還有台灣一芳水果茶宅配到府,這時候能喝到家鄉的知名飲品,是多麼難得的幸福 。 


 孩子們捧了他們最愛的桌遊到草地上玩。



直到夕陽霞光籠罩天邊,溫度漸涼,

暮色降臨前,七歲女兒騎腳踏車、十一歲兒子溜滑板,

我跟KJ在後面慢跑跟上,

一幕景,一輩子的愉快回憶,


如葛瑞琴.魯賓所說,永遠要提醒自己:『這正是美好的往日時光!』



祝大家  居家快樂!







請尊重部落格作家的文章版權,如果要轉載者,請註明出處,切勿抄襲盜用。


歡迎加入Von Von At Home FB粉絲團。



SHARE:

沒有留言

張貼留言

SLIDER

© Von Von 居家生活微物瑣事
Blogger Template Designed by pipdig